新闻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闻发布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合的疗效分析

2017-04-25    来源:


导言:

骨性Ⅲ类反牙合(又称骨性Ⅲ类错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错合畸形,其主要是因下颌骨过度发育、上颌骨发育不良,或者两者共同导致的;上颌前方牵引是通过矫治力作用于上颌及周围区域,达到上颌向前生长的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已发现,前方牵引后,上颌可向前下移位1-4mm,平均2mm。本文针对45例骨性前牙反合患者进行前方牵引器治疗,观察效果并分析,请看下文。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性前牙反合的疗效分析


牛桂双,刘新强


(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 目的  观察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前牙反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5例骨性Ⅲ类前牙反合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6-11岁,平均(9.23±2.31)岁,本组患者均行前方牵引器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本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结果  本组SNA、SNB、NL-SBL、ML-SBL角及B-VerT、Id-VerT治疗前后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但治疗后ANB、NL-ML角及、Co-A、Pr-VerT、Co-Goi、A-VerT、Co-Gn、Goi-Gn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骨性前牙反合行前方牵引治疗较明显改善患者的侧貌,并有效促进上颌骨的生长且促进下颌轻度向下向后旋转,进而显著提高矫治效果。

      【关键词】前方牵引;骨性前牙反合;效果

骨性反牙合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错合畸形,其主要是因下颌骨过度发育、上颌骨发育不良,或者两者共同导致的,患者面中1/3凹陷,且伴颌骨下突上缩,随患者不断生长发育,将加重其骨性不调症状[1]。早期功能矫形治疗对大多数骨性反牙合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改变下颌骨的生长方向,而且促进上颌骨生长,从而引导牙颌面得以正常发育,但其对较严重骨性反牙合治疗难以获得满意效果。为此,本研究就选定的45例骨性前牙反合患者行前方牵引器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5例骨性Ⅲ类前牙反合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6-11岁,平均(9.23±2.31)岁;临床检查为磨牙Ⅲ类关系,前牙反覆盖3mm左右;侧貌为凹面型、面中发育不足。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入院前未予以其他的正畸治疗;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小于0°;下颌正常或下颌稍前突,前牙反合;上颌有所后缩;反覆盖2-6mm;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性唇腭裂者。


1.3 方 法

本组均予前方牵引器进行治疗,口内装置选用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后牙颊面予树脂覆盖,以加强固定;在尖牙近中置于牵引钩,并采用双杆可调式的前方牵引器,且于牵引钩、前方牵引器之间连接橡皮筋,牵引方向:尖牙区向前下15°-30°,每侧牵引力均为300g,口外每日予以实践8到12小时,口内矫治器则全天佩戴;本组患者治疗5个月。本组受检者均于治疗前后拍摄正中合头颅定位侧位片,由实验者本人定点测量头颅侧位片,每2周测量一次,测量结果均取测量平均值。


1.4 测量指标                                    

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本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测量项目主要包含:ANB、SNA(上齿槽座点角)、SNB(下齿槽座点角)、NL-ML(下颌平面与腭平面交角)、Co-A(髁顶点至上齿槽座点距离)、Co-Goi(髁顶点至下颌角交角点距离)、NL-SBL(颅底线与腭平面交角)、ML-SBL(颅底线与下颌平面交角)、Co-Gn(髁顶点至颏顶点距离)、Goi-Gn(下颌角的交角点至颏顶点距离)、B-VerT(下齿槽缘点经T点垂线距离)、A-VerT(上齿槽座点至经T点垂线距离)、Ptm-VerT(翼上颌裂点至经T点垂线距离)、Pr-VerT(上齿槽缘点至于经T点垂线距离)、Id-VerT(下齿槽缘点至经T点垂线距离)。如下图表示:

1.5 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17.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相关资料表示用“x-±s”,计量相关数据的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  果

本组SNA、SNB、NL-SBL、ML-SBL角及B-VerT、Id-VerT治疗前后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但治疗后ANB、NL-ML角及、Co-A、Pr-VerT、Co-Goi、A-VerT、Co-Gn、Goi-Gn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对比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详见表1。


(点击查看大图)

3、讨  论

骨性前牙反合危害较大,易导致患者咀嚼功能降低,且面部不对称或凹陷畸形,进而致使颞颌关节功能出现紊乱,且颊部软组织咬伤引发不良心理等,因此临床采取有效方案进行早期治疗具重要意义[3]


前方牵引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上颌骨生长,以改善其下颌骨生长的方向,进而引导牙合得以正常发育[4]。腭侧扩弓矫治器是一种通过上颌周围骨缝原细胞使前牵引产生作用,相关报道发现[5],前方牵引与快速扩弓配合较之单纯快速扩弓者,治疗过程产生的前移效果更为显著。本组患者受畸形程度、配合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牵引时间以及牵引后合关系存在较大差异。本组牵引过程前3个月覆盖的变化速度达到峰值,之后速度有所减慢,此过程与面部组织的反应、患者的配合度及矫治器的状态等密切相关。相关报道发现[6-7],骨性反合过早干涉可能导致矫治时间延长,且于生长期存在复发风险,故矫治时机的选取同样重要,临床可通过颈椎骨片或手腕骨片评价骨龄,以最终确定治疗时机,且前方牵引用于时机佳、配合度良好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面型。


本研究就选定的45例骨性前牙反合患者行前方牵引器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发现,本组治疗前后对比ANB角显著提高,SNA、SNB治疗前后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提示骨性变化以上颌变化为主。上颌骨转变至正常生长型,上颌骨于矢状向上显著生长至唇侧,同时上颌牙列向移动至唇向。此外发现,治疗前后A-verT与Co-A显著提高,这与陈骊、冯靳秋[8]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提示上颌骨于治疗中产生整体向前生长。本研究结果发现,B-VerT、Id-VerT与SNB角治疗前后变化均未显示高度差异,提示齿槽座点于矢状方向改变较小。而治疗后ML-NL角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这是由于下颌骨按顺时针进行旋转,有助于解决牙反合。同时本研究发现,治疗后(Goi-Gn、Co-Gn)下颌骨长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这是因为下颌骨长度改变与生长密切相关,但是前方牵引器颏兜对下颌骨生长是否产生抑制作用,以及抑制程度仍需进一步探讨。有关本研究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基于受样本、时间及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有待临床随访深入研究予以报道。


综上所述,前方牵引器应用于骨性前牙反合临床治疗中,很大程度上改变其侧貌形态,不仅能够促进患者上颌骨发育,且促进下颌轻度向下向后旋转,进而显著提高矫治效果。




本刊在线投稿现已开通----  zgylmr.org   欢迎大家经此系统投稿。



同时,也欢迎大家对《中国医疗美容》微信、杂志出版提出宝贵意见。除外本刊微信,您还可在知网、万方阅读《中国医疗美容》刊登的精彩文章。

编辑部电话:010-82755419

投稿系统:zgylmr.org

邮箱:ylmr@vip.163.com



中国医疗美容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2层202-14 邮编100036
维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信息部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甲11号维特写字楼608室
邮编:100029 邮箱:xxb@capa.org.cn
京ICP备1800271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