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行业新闻

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

2017-05-02    来源:


导言:

头面部缺损创面室整形外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对美观的影响较大,目前的治疗方法已有多种,其中局部皮瓣修复术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修复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有显著优势。本文通过50例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手术,详细说明了局部皮瓣修复术的切除原则、手术方法以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

林宙谢冰凤温裕庆雷根娥钟毅李荣兴黎秋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福建 龙岩 364000


   【摘 要】  目的  对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头面部位缺损创面的部位、形状及大小等来对为患者设计对应的皮瓣,并采用不同的皮瓣修复方法,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及半年随访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Ⅰ期治疗效果,治愈率为100%,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患者随访期内修复部位功能、外形均得到满意效果。结论 给予头面部缺损创面患者局部皮瓣修复手术能够保证修复部位形态、功能的良好,同时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关键词】 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

头面部缺损创面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面部外科手术是继发缺损创面的主要原因。头面部形象关乎个人的整体形象,在生活及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缺损创面修复的水平也就十分重要。“微创无痕”不仅是患者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医生希望达到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在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时主要依据病变范围的大小来选择手术,然而皮瓣法由于修复部位质地、色泽、毛发生长等与周围区域差异较大,因此美观性欠缺[1-2]。近年来,局部皮瓣修复术在头面部缺损创面治疗中逐渐推广,为了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观察,笔者对在我院接受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缺损创面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区间3-60岁,其中面部缺损28例(额头10例,中面颊9例,鼻部4例,眼睑3例,唇部2例),头部缺损22例,缺损原因:18例色素痣手术,16例耳轮、耳垂瘢痕,12例瘢痕组织,4例体表肿物。缺损创面大小1.2cm×1.5cm-3.6cm×4.2cm。


1.2    

      根据需要修复缺损部位的实际面积、部位、形状等来进行皮瓣修复,其中易位皮瓣16例,双叶皮瓣12例,鼻唇沟与皮下蒂岛状皮瓣9例,旋转皮瓣9例,侧颌颈皮瓣2例,A-T 皮瓣 1例,眼轮皮瓣1例。手术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状态下进行,若病变范围大,则选择全麻。本次参与研究患者均依据测量的病损组织范围来选择创面切除深度,对于可疑恶性病变患者,将病灶组织切除后立即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肿物性质决定切除范围。若已经确诊恶性病变患者则在术前进行蒸馏水冲洗,并更换手术器具,尽可能的减少肿瘤细胞转移。


      切除原则:良性病变则切除边距范围0.1-0.3cm。恶性病变则切除边距范围0.5-3cm。具体手术方法如下:易位皮瓣,对缺损创面周围皮肤的皮纹走行、松弛程度等进行评估,并据此设计蒂部底端长高1:3的三角形皮瓣对于鼻唇沟或眼睑缺损者,则据具体情况进行长高比例。切开筋膜层并将病灶完整切除后皮瓣覆盖,缝合切口。旋转皮瓣,在患侧以弧形切口取类三角形皮瓣,切开头部至筋膜下的皮下筋膜组织,将皮瓣组织完全游离并旋转以进行修复手术。双叶皮瓣,在缺损周围选择并蒂皮瓣,其中一块皮瓣面积为另一块皮瓣的一半,皮瓣角度为90度,完全切除病灶组织,先将大面积的皮瓣旋转并覆盖修复区,之后将另一块皮瓣组织旋转并覆盖较大皮瓣。侧颌颈皮瓣,切除病灶组织后,侧颌颈下做蒂岛状皮瓣,范围以创面修复需要为准,将皮瓣切开并彻底分离筋膜、组织,最后将两侧上提,切开蒂部。观察皮瓣的正常血运状态正常后将其覆盖在创面上,拉拢缝合。眼轮皮瓣,选取上眼睑部位设计皮瓣,形态类似于病灶部位,以眼轮匝肌为肌蒂,通过皮下隧道覆盖。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观察创面的具体情况,皮瓣选在鼻唇沟部位上,深度以到达筋膜深面并与少量肌肉组织连接为宜,经皮下隧道修复,之后缝合。A-T 皮瓣,将需要修复的部位设置为等腰三角形,取病灶,之后采用皮瓣覆盖缝合。

2、结  果

本次采用不同方法接受治疗手术50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均达到Ⅰ期愈合效果,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的质地、色泽、毛发生长和厚度等方面差异性不大。在拆线后加用硅胶贴片,增加修复面愈合后更加美观,其中1例患者皮瓣尖端部位出现表皮坏死,1例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经过局部换药、抗感染治疗后均良好愈合,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期间,1例患者创面出现了瘢痕,经过激素注射治疗后好转,修复部位功能及形态与周围皮肤无异并发症发生率为6%。


2.1 典型案例

 女,19岁,上唇黑痣,痣体大小为0.9cm×0.7cm,将痣体切除后采用A-T皮瓣对创面进行修复,术后第一天出现轻微肿胀,无变形,术后半年外观满意,与唇部其他部位比较差异不明显。具体见下图1。


图1

3、讨  论

       头面部形象在个人的整体形象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创面进行修复时除了保证创面完全关闭外,同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美观需求[3]。临床用于头面部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较多,主要有分次切除缝合、直接拉拢缝合、远位皮瓣转移、软组织扩张和皮片移植等,其中前两种手术方法由于操作简单,对技术要求低,因此是临床使用的主要手段[2],然而前两种修复手段均存在一些缺陷和限制,同时远期效果并不理想。皮片移植主要在较大面积的缺损创面中使用,然而移植皮片的质地、色泽、毛发分布和薄厚等情况与周围组织不能很好的相容,差别较大,同时远期可能继发畸形等发生[4-5],而软组织扩张需要通过多次手术完成,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6]


      局部皮瓣修复术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手术方法,与上述几种手术方法比较有着显著优势,首先其皮瓣选择上避免了直线获取,避免直线瘢痕的发生,保证了移植皮瓣能够与周围皮肤的质地、色泽、毛发分布和薄厚等一致,同时皮瓣不会挛缩,因此手术操作难度较小,通过1次就可完成手术,在大面积的缺损创面中也能够使用,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要保证良好的修复效果和手术成功率,必须要掌握以下几点手术要素:在皮瓣设计时需要沿皮纹走向进行,与面部分区结合,并将血管走形等考虑在内;在剥离皮瓣时需要保证层次的准确性,皮瓣不能过厚或过薄;严禁强行钳夹或牵拉,在修复创面时需要保证皮瓣无张力;一般情况下,皮瓣长宽比率为1.5-3:1,若皮瓣内存在知名动脉,则控制长宽比例为4:1[7-8]注重止血,避免出现血肿而导致皮瓣成活质量差,在必要情况下可进行引流;选取皮瓣部位必须隐蔽且松弛度良好。本次治疗中,缺损创面小于2.0cm×2.0cm患者32例,形状较为规则患者选择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形态未出现变形,瘢痕不明显,外观效果好。缺损面积大于2.0cm×2.0cm患者18例,则依据缺损部位、形状分别选择易位皮瓣、双叶皮瓣、侧颌颈皮瓣和A-T皮瓣治疗。因此在选择具体的皮瓣修复手术时,缺损面积和形状是关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头面部缺损创面50例患者经过对应的局部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近期及远期治愈率均达到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这就说明局部皮瓣修复能够在头面部缺损创面中使用,效果理想。然而为了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必须要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及基本操作原则,保证术后良好效果。




本刊在线投稿现已开通----  zgylmr.org 欢迎大家经此系统投稿。



同时,也欢迎大家对《中国医疗美容》微信、杂志出版提出宝贵意见。除外本刊微信,您还可在知网、万方阅读《中国医疗美容》刊登的精彩文章。

编辑部电话:010-82755419

投稿系统:zgylmr.org

邮箱:ylmr@vip.163.com



中国医疗美容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2层202-14 邮编100036
维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信息部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甲11号维特写字楼608室
邮编:100029 邮箱:xxb@capa.org.cn
京ICP备1800271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