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婴幼儿血管瘤增长速度
婴幼儿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现象,好发于头面、四肢等体表部位。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通常认为是偶发,但Blei等的研究显示常染色体5q位点可能与血管瘤发生有关,具有遗传倾向。临床上婴幼儿血管瘤分为浅表型、深部型和复合型。本级病例初诊时全部诊断为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
经过等待观察1~6个月后共有52例复诊(另10例获得电话回访,由于瘤体增大,无法等待,已到他院进行治疗)。52例患儿瘤体全部出现增大,增殖增大发生率为100%;其中出现明显增大比原瘤2倍以上,或皮下瘤体增大明显共36例,为69.2%;出现表面皮肤红色加深或发亮充盈、瘤体增大的16例,为30.8%。另有4例瘤体出现破溃,占7.6%。单纯浅表型血管瘤增大的8例,为15.38%。浅表型病变的比原灶增大、隆起非常明显,但其深部原灶更明显增大,瘤体由原来扁平的增厚超过2.0cm,共32例,为61.54%。浅表型变化不明显而深部增大明显为12例,为23.08%。有12例行MRA或CTA检查发现12例的瘤体都有供血血管及回流血管,8例瘤体供血血管来源于知名动脉,回流血管显得比较粗大。本组结果显示,婴幼儿血管瘤在发生后就会逐渐增大,69.2%在第2~3个月会加倍快速增大,并引起局部增大膨隆明显、容貌变形或出现溃烂等现象。与其它学者观察情况一致。由于本组病例最长等待观察时间为6个月,因此无法观察到6个月之后是否有或无二次或多次快速增殖现象,也无法观察到瘤体自然消退现象。
3.2婴幼儿血管瘤增长分化分型形式
本组病例显示,婴幼儿血管瘤在发病初期难以判断其分型和分化取向,进入快速增殖期后,出现向皮肤浅表的外向型增殖生长、同时外向型和向皮下深部型快速突破增殖生长、主要向皮下深部型快速突破增殖生长,逐步形成向各型分化。本组病例分别是浅表型血管瘤8例,为15.38%;复合型血管瘤32例,为61.54%、深部型血管瘤12例,为23.08%。在等待观察中,浅表型的瘤体变化最明显、最容易被家属所发现,而对复合型和深部型血管瘤由于瘤体向深部增殖,增大变化容易被忽略。因此对浅表型的瘤体家长更迫切工要求治疗。对4例复合型和8例深部型血管瘤病例行MRA或CTA检查,发现这些瘤体都有的供血血管及回流血管,8例瘤体供血血管来源于知名动脉,回流血管显著粗大。由此可见,瘤体快速增殖的基础是由于瘤体获得并形成供血血管及回流血管的血循环所致,同时瘤体过渡的快速增殖造致瘤体表层张力增大及血供不足极易发生瘤体破溃。
3.3患儿家属和诊疗医师的心里压力
有资料显示,婴幼儿血管瘤体有自然消退现象,消退时间为3~7年,消退率为70%。临床上,由于瘤体快速增大,而对预估其增大的终点、对患儿的危害程度以及能否会自动消退、消退的程度等又无法得到肯定的答案,因此对家属和诊疗医师造成强大的心里压力。本组病例原计划进行6年对瘤体的变化或自然消退的等待观察,但现实是瘤体的快速增大,甚至出现体貌改变、溃烂等现象,对家属是一种严重的打击,对瘤体能自然消退完全失去信心。加之,在就诊时其它患儿正在接受治疗并获得良好效果,更使患儿家属和诊疗医师改变初衷而开展治疗。
3.4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时机的选择
目前医学对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生、增殖、消退的全过程已有所了解,但对婴幼儿血管瘤的增殖程度、增殖终点时间、消退速度、消退时间、消退程度等尚缺少科学精确的评估体系。而婴幼儿血管瘤进入增殖期后其造成的危害临床上非常多见,对患儿及家属造成的身心损害甚至伴随着终身,因此婴幼儿血管瘤治疗的最佳时机的选择相当重要。
本组病例结果显示,婴幼儿血管瘤体发生后所有全部有增大趋势,69.2%在第2~3个月会加倍快速增大,容易造成组织器官的损坏、容貌的影响,不仅给患儿家属和医护人员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同时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疗效难以满意。因此纵观婴幼儿血管瘤生长、增殖、消退的全过程,其最佳治疗时机建议在瘤体未进入快速增殖期之前进行选择性无创治疗。总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安全性更高,并发症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