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行业新闻

美容外科:横切口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应用

2016-11-29    来源:



我刊在线投稿现已开通----  zgylmr.org   欢迎大家经此系统投稿。

.


导读:内眦赘皮是内眦角前方的一片垂直的皮肤皱襞,它遮掩着内眦角,使内眦角角度较没有内眦赘皮的人为小,它还遮挡部分视野,使有双重脸的人只能形成“半双”,而影响眼的美观。本周为大家推荐《横切口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医疗美容》16年10期,作者郭忠梁,刘元媛,刘唯,郭丽娟)。作者在讨论部分重点探讨了失败影响因素,文章如下。

横切口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应用

郭忠梁1,刘元媛2△,刘2,郭丽娟2

(1.遂宁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血管外科,四川遂宁 6290002.遂宁市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采用横切口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求美者采用横切口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切开后用眼科剪在内眦部皮下及眼轮匝肌下分离,松解去除错位异构的眼轮匝肌及增厚的组织,使内眦赘皮皮肤自然复位,按实际需求使内眦韧带按骨膜附着方向缩短,皮下组织原位无张力缝合至下方内眦韧带,下睑皮肤平移后缝合。其中48例与重睑术同时进行,4例为单纯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12个月,52例求美者的内眦赘皮均得到改善,均未出现明显的瘢痕增生,效果满意。其中2例求美者内眦赘皮部分存在,泪阜未完全显露,但患者满意,未进行再次处理,考虑可能原因为内眦固定欠牢固或早期外力因素造成缝线脱离所致。结论  采用此方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设计简单,操作容易,术后内眦形成良好,效果满意,瘢痕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

内眦赘皮多出现于东方民族人群中,是亚洲人的眼部特征,约有50%以上的亚洲人存在内眦赘皮,且在单睑的人群中出现率更高,达70%以上[1]。传统的内眦赘皮矫正术中很多术式都是在内眦皮肤上做较为复杂的切口,术后内眦部多留下明显的瘢痕,且往往赘皮矫正不足,有易复发的缺点[2]。自20151月至20166月笔者采用横切口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为52例内眦赘皮患者进行治疗,经1-12个月的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无复发病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内眦赘皮按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内眦赘皮遮盖泪阜小1/3;中度:内眦赘皮遮盖泪阜1/2;重度:内眦赘皮遮盖泪阜大于2/3[3]

本组52例,内眦赘皮轻度者2例,中度38例,重度12例。男性4例,女性48例,年龄16~38岁。48例为先天性内眦赘皮合并单睑者,3例为在外院行单纯重睑术后仍有内眦赘皮者,1例为要求只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全部采用横切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合并单睑者同期行重睑成形术。

1.2  手术方法

1.2.1切口定点设计

患者平视,将切口选在眼睑内眦部皮肤及下睑睫状缘处,将内眦部皮肤向鼻侧平行牵拉,暴露内眦角皮肤及泪阜,约在瞳孔中心至鼻背中点的1/2距离处标记为B点,即新的内眦点,在赘皮表面原内眦角在皮肤表面投影为A点,在两点间以直线相连并向外侧沿下睑睫毛下延伸,至皮肤能无张力对合整齐为止即为C点,C点的位置根据内眦赘皮的严重程度确定。BAC三点连线即是内眦切口线。见图1

11111.png

1 手术切口设计示意图:a 自然状态下

b 将内眦部皮肤向鼻侧平行牵拉状态

1.2.2手术操作

受术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用11号尖刀片从B点切开至A点,刀锋转向斜下紧贴下眼睑标记线切开皮肤,分离下睑皮肤下,然后分离内眦部皮下与眼轮匝肌下,彻底松解皮下的纤维组织,减除错构的眼轮匝肌纤维,若术中内眦鼻侧切口端B点和A点皮肤自然重合,则不需要缩短内眦韧带,若否,则采用电凝法缩短内眦韧带,使内眦韧带按骨膜附着方向缩短,但注意不可过分缩短。然后用6-0丝线将B点皮下组织原位无张力缝合至A点下皮下组织。7-0丝线缝合内眦切口,修剪上下睑缘猫耳样多余皮肤。术毕切口外敷红霉素软膏,无菌纱布覆盖双眼,高枕卧位,施以双眼局部冷疗,术后第1天,去除纱布,清洗伤口,伤口暴露。术后第7天拆除缝线。

1.3  内眦赘皮美学的评价标准

   中国人对内眦赘皮的美学认识,有学者统计47.5%的非整形外科医师受访者和87.0%的整形外科医师受访者认为完全没有内眦赘皮的眼睛最美伴轻度的内眦赘皮的眼睛最具美感[4]。故本研究结果认为轻度内眦赘皮或无内眦赘皮为达标。

2、结果

2.1 术后效果

   术后随访1~12个月,52例求美者的内眦赘皮均得到改善,均未出现明显的瘢痕增生,效果满意。其中2例患者内眦赘皮部分存在,泪阜未完全显露,仍有轻度内眦赘皮,但患者满意,患者认为并不影响整体眼睛的美观,未进行再次处理,术者考虑可能原因为内眦固定欠牢固或早期外力因素造成缝线脱离所致。

2.2 典型病例

   患者,男,20岁。双侧先天性单睑伴中度内眦赘皮,患者自觉单睑及内眦赘皮影响眼睛美观,要求行内眦赘皮矫正术手术加重睑成形术,拒绝行重睑成形术。专科局部检查:内眦赘皮遮盖泪阜1/2,属于中度。采用横切口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加重睑成形术,术后内眦赘皮矫正,泪阜完全显露,重睑成形自然。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如图2

22222.png

2 术前术后对比图:a 术前:单睑伴中度内眦赘皮。

b 术后1月:内眦赘皮矫正,泪阜完全显露,重睑成形自然。

3、讨论

内眦赘皮是位于内眦处的蹼状皮肤皱襞,它遮盖了内眦的正常外形,使内眦角变小,眼裂变短,内眦间距假性增宽,有碍眼形美观。随着现代人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有较薄和宽的上睑皱襞,而内眦赘皮的存在,遮盖了内眦泪阜,使睑裂外观细短,即使完美的重睑成形术,也会因内眦赘皮的存在而逊色[5]。随着对内眦赘皮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多种术式矫正内眦赘皮。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较为复杂的皮瓣设计,手术操作困难;术后遗留明显瘢痕[2]。目前内眦赘皮手术方法有很多,但每种术式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如手术设计复杂,初学者不易掌握,术中操作过于繁杂,皮瓣过多,术后切口瘢痕显露不易隐藏,赘皮复发率高等[6]。目前学术界对于内眦赘皮的形成有几个观点,多数学者认为与内眦赘皮下眼轮匝肌和皮下组织的增厚有关,近年学术界观点认为内眦赘皮是因上下睑眼轮匝肌于内眦韧带起始处错位、错构所致[7]

以往的内眦赘皮矫正术的切口设计及手术操作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瘢痕增生及矫正不满意等并发症,如“Z”成形法在手术时经常因皮瓣大小,角度设计不当而出现后有斜形瘢痕通过内眦部,后期由于瘢痕挛缩,可能产生新的由手术引起的外伤性内眦赘皮[8-9]。本文采用的横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整个手术切口呈一条横形的线,切口位于内眦的内侧缘,及下睑缘,在内眦部切口减少到最少,赘皮矫正过程中基本不去除皮肤,不易形成瘢痕。本术式术中分离了内眦部皮下与眼轮匝肌下,彻底松解了皮下的纤维组织,减除错构的眼轮匝肌纤维,赘皮皮肤复位到位,复发率低。

本文介绍的横切口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手术注意事项:①B点到A点设计时稍保守,应术中根据内眦韧带缩短情况调整新内眦点(B)的位置,让内眦处切口终端无张力缝合,使瘢痕发生率降低。内眦区要彻底松解皮下增厚的筋膜组织及错构的眼轮匝肌纤维和内眦韧带浅层,以利于组织在无张力状态下重新分布。下睑切口距睑缘2 mm,使术后下睑切口尽量隐蔽,但要注意对下睑泪小管口的保护。内眦韧带的缩短:不是每个患者都需要进行内眦韧带的缩短,若术中内眦鼻侧切口端B点和A点皮肤自然重合,则不需要缩短内眦韧带,若否,则采用电凝法缩短内眦韧带,使内眦韧带按骨膜附着方向缩短,但注意不可过分缩短。

本文介绍术式对轻、中、重度内眦赘皮均适用,采用本方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优点:该术式设计相对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手术切口在内眦的内侧缘及下睑缘,瘢痕隐蔽,手术瘢痕不易察觉;该术式彻底减除了皮下增厚的纤维组织和错构的眼轮匝肌纤维和,使得内眦部皮肤在无张力状态下重新分布, 赘皮皮肤复位到位,复发率低;下睑切口距睑缘2mm术后能很好地隐藏瘢痕。

综上所述,应用该手术方法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同期施行重睑成形术,术后内眦无明显可见瘢痕,泪阜显露适中,内眦与重睑线自然连续,重睑线流畅,内眦赘皮无复发,效果满意。

内眦赘皮的手术方法较多,临床常见的术式包括内眦部皮肤切除术、“Y-V”缝合法、Blair-Brown氏法、平贺法、“z”成形术法、Mustarde氏法及Speath皮瓣矫正法。手术两两比较是较为常见的临床报告,多种术式比较则不多。如您对多种术式均有体会,欢迎您向《中国医疗美容》投稿。

同时,也欢迎大家对《中国医疗美容》微信、杂志出版提出宝贵意见。除外本刊微信,您还可在知网、万方阅读《中国医疗美容》刊登的精彩文章。

编辑部电话:010-82755419

投稿系统:zgylmr.org  

邮箱:ylmr@vip.163.com




中国医疗美容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2层202-14 邮编100036
维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信息部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甲11号维特写字楼608室
邮编:100029 邮箱:xxb@capa.org.cn
京ICP备1800271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