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行业新闻

口腔美容: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研究

2017-01-10    来源:


我刊在线投稿现已开通----  zgylmr.org   欢迎大家经此系统投稿。

导读:唇腭裂解剖学较为复杂,手术的理想目标是重建唇腭结构,但这一目标往往很难在一期手术中达到。且术后瘢痕痉挛、先天性颌面部发育缺陷以及异常肌力等因素使得颌面畸形,故术后辅助性治疗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周为大家推荐《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研究》(《中国医疗美容》16年11期,作者李贵凤,李煌)。文章如下。

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研究

李贵凤,李煌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 南京210008)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口颌系统及面部美容。近年来对于儿童唇腭裂手术不断得到完善,但术后由于瘢痕痉挛、先天性颌面部发育缺陷以及异常肌力等因素使得颌面畸形不可避免。行唇腭裂手术术后的颌骨发育不全严重影响咬合功能以及患者的容貌,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术后畸形主要表现为上颌后缩,面中出现1/3的凹陷,导致“碟型脸”的出现,上颌牙弓狭窄、腭高拱等问题使得牙齿参差不齐,牙合关系紊乱。以上的畸形比较复杂因此单纯的正畸矫正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技术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比较多用,为进一步探究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实用性,我们开展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4~17岁,平均年龄(8.2±0.9)岁。单侧唇腭裂33例,双侧唇腭裂17例。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检查,确诊为严重的双颌畸形,所有患者面部经侧面观察至少出现1/3凹陷,下颌前突起或者偏斜,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塌陷。

1.2方  法

  所有患者术前接受X线等常规检查,经过正侧位头颅X线检查后制作符合患者的咬合石膏模型。根据患者畸形类型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以及矫正方式。术前1d用方丝托槽和弓丝制作矫正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包扎。

正颌手术方法:患者全身麻醉以及鼻插管。切口位于口腔前庭沟,于上颌高位行上颌骨LeFort-I截骨术、下颌骨升矢状劈开截骨术及自体髂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术。根据畸形类型将上颌骨前移,放置中间牙颌板,移至所需位置后使用微型钛板和钛钉将截骨固定。根据移动上颌骨的具体位置,对下颌骨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放置终末牙颌板,钢丝将颌间隙固定。最后检查上下颌古的位置,再用钛板和钛钉固定下颌骨,缝合切口,包扎。

  正畸矫正术:正颌术后2d对颌间进行牵引。对于术后覆盖范围理想的,用橡皮圈对颌间进行垂直的牵引;覆盖范围比较小的行Anglel1类骨牵引,斜向牵引适用于偏颌畸形患者。根据患者咬合改善情况适当调整牵引的方向和力度。对牙排不整齐的患者行矫正处理。术后叮嘱患者及时复诊,初始的调整频率为1周2次,而后根据患者的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调整操作中尽量避免由于牵引力度过大导致患者牙齿松动,或者牵引力度不足导致矫正效果不理想。术后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叮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牙龈炎及牙齿松动。

1.3观察项目

  术后对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上牙槽座角(SNA)、下牙槽座角(SNB),上下牙槽座角(ANB)、上中切牙突距(UI-NA)、下中切牙突距(LI-NB)。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分析

  数据整理、汇总、比较等均在SPSS22.0统计软件中完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比较好后出现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    果

2.1治疗前后患者头影测量数据比较

术后患者的SNB、ANB、LI-NB、UI-NA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SNA前后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头影测量数据比较[(X±S),°]

1.jpg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40例患者经过治疗,术后1例出现声音沙哑,2例循环系统障碍,2例呼吸系统障碍,2例水肿,临床不良反应率为17.5%(7/40)。

3、讨    论

唇腭裂为一种先天性的面部畸形,疾病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结果。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唇腭裂畸形形成多数会伴有牙颌面畸形,尤其是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发生牙颌面畸形的几率更高。由于唇腭裂手术既要达到美容效果也要避免伤害患者牙周等组织,而单纯的矫正手术很难达到以上的要求,根据这一结果本次我们采用正畸-正颌联合的方式来治疗牙颌面畸形。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临床优点以及手术注意事项。

3.1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优点

唇腭裂术后容易出现瘢痕挛缩以及上颌骨血运不足,以上情况直接导致颌骨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并伴有反、牙列拥挤和关系紊乱等畸形。这类患者临床治疗困难并且术后复发率极高。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具有以下的临床优势:术前正畸可以祛除代偿,使得患者初步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为术后降低复发率打下基础;同时便于手术中移动骨块并使其顺利就位提供基础,使得手术更为简单加快手术进程。正颌手术建立上下颌骨位置关系,有效改善患者面型。ƒ术后正畸的精致调整有效恢复牙列的尖窝关系,进一步完善咬合功能,巩固手术疗效。

3.2术前牙槽突裂植骨必要性

以往观点认为牙槽突裂植骨选择的时机为正颌手术同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次数,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同期操作存在手术比较复杂,植骨量少,受区创口的关闭十分困难等众多缺点。本次我们将牙槽突植骨在正畸前就进行,我们认为这样的优点在于:恢复了牙弓的连续性。通过牙槽突植骨使得裂隙两侧移位牙在术前正畸治疗后整齐入列,降低牙齿松动的风险。使得牙颌骨上下连成一个整体。正颌手术时可以按照常规Le FortI型截骨术进行操作,从而避免未植入骨患者只能行改良的植骨术带来的手术繁琐性。

3.3术后充分对上颌骨进行松解以及牢固的骨间固定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唇腭裂在修复后往往会在硬腭的后缘、上颌结节以及鼻底部出现瘢痕,而瘢痕的牵拉或导致术中上颌骨前移困难,这是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彻底的切断患侧的鼻腔底部的粘连,在术中对鼻翼上颌的连接机芯离断时应该紧贴着双侧上颌第二磨牙的远中,垂直于颌平面的截骨,并将腭骨的水平板留在原位,这样的操作保证了上颌骨在没有牵拉的状态下迁移,并保全患者的腭咽功能。骨间的内固定使用钛钉可以保证稳定。

本次我们采用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结果发现患者的SNB、ANB、LI-NB、UI-NA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SNA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与刘思洋等报道基本一致。均说明了采用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优越性。在术后的随访中有发现1例出现声音沙哑,2例循环系统障碍,2例呼吸系统障碍,2例水肿,临床不良反应率为17.5%,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综上所述,给予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牙颌面畸形状况,改善患者面部畸形,保证美容效果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胎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除外手术方案制定及技巧性操作,还有学者对手术时机进行了分析,不同程度的畸形选择不同治疗手段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欢迎您将唇腭裂及其术后修复、完善的新方法通过《中国医疗美容》向同仁们分享经验。

同时,也欢迎大家对《中国医疗美容》微信、杂志出版提出宝贵意见。除外本刊微信,您还可在知网、万方阅读《中国医疗美容》刊登的精彩文章。

编辑部电话:010-82755419

投稿系统:zgylmr.org  

邮箱:ylmr@vip.163.com



zgylmr.jpg

中国医疗美容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2层202-14 邮编100036
维护: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信息部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甲11号维特写字楼608室
邮编:100029 邮箱:xxb@capa.org.cn
京ICP备1800271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889